石城县统计局
2015年,石城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破解经济下行难题,奋力抗击历史罕见洪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发展质量继续提高,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15250万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9.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20136万元、126372万元和16874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9.9%和12.0%,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92326万元,同比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5:31.4:39.1调整为28.9:30.4:40.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2%、34.1%、51.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3、3.1和4.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实现增加值209861万元,同比增长9.1%,占GDP的比重达50.5%。
物价水平小幅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4%,其中居住上涨2.4%,食品上涨3.2%。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和菜的价格明显上涨,分别上涨8.2%、6.5%、5.1%和8.1%。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指 标 |
2015年 |
2014年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以上年为100) |
101.4 |
102.3 |
1.食 品 |
103.2 |
103.4 |
#粮食 |
101.0 |
101.2 |
肉禽及其制品 |
108.2 |
100.5 |
蛋 |
106.5 |
102.0 |
水产品 |
105.1 |
111.0 |
菜 |
108.1 |
115.0 |
液体乳及乳制品 |
101.0 |
102.0 |
2.烟酒及用品 |
100.1 |
100.2 |
3.衣着 |
101.4 |
101.2 |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100.5 |
100.6 |
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101.0 |
100.9 |
6.交通与通信 |
101.0 |
101.0 |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1.2 |
101.2 |
8.居住 |
102.4 |
103.8 |
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481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4792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0%和6.0%。税收收入52841万元,同比增长9.4%,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81.5%。全县财政总支出178034万元,同比增长20.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的绝对值在全市排位仍然是末位。二是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明显,工业比重仍然偏低。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2.2%,比全市水平低15.1个百分点。三是财源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建筑和房地产业,经济运行保障能力不强。
二、农 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7886万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77955万元,同比增长4.9%,林业产值17599万元,同比增长4.7%,牧业产值37855万元,同比增长4.3%,渔业产值60692万元,同比增长7.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785万元,同比增长6.7%。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0136万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4.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4.96万亩,同比增长1.1%,总产量9.3万吨,同比下降0.8%。烤烟种植面积3.2万亩,同比减少6.4%,总产量3326吨,同比下降26.6%。白莲种植面积5.7万亩,同比增长28.3%,总产量3133吨,同比增长8.7%。水果产量1.1万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持续壮大,新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27家,全省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部试点顺利启动。休闲、观光农业加速发展,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9个,新增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12家、家庭农场121家,其中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全县共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3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县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82万千瓦,同比提高5.7%。全年实际机耕面积16192公顷,同比增长8.3%。年末耕地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12909公顷,旱涝保收面积9960公顷,所占比重分别为99.2%和76.5%,分别提高2.4和0.2个百分点。全年农村用电量3862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92326万元,可比价同比增长9.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4.0%,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4291万元,同比增长10.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145万元、利税2319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9%和3.7%。铭鑫冶金“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成套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生产”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恒鸿食品、石成金矿机列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种源科技率先进入“新三板”挂牌。全年新入规企业5户,实际落地项目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56亿元,同比增长9.3%;工业用电量8500万度,同比增长7.4%;工业税收7794万元,同比增长2.5%。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4046万元,可比价同比增长11.3%。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2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888万元,同比下降26.1%,其中竣工产值37207万元,同比下降19.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9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5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2.2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9364万元,同比增长18.1%。其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5579万元,同比增长9.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3785万元,同比增长25.0%。2015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43个,完工项目15个。4个项目列入市重点工程。
表2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指 标 |
2015年 |
同比±% |
500万元以上投资 |
259364 |
18.1 |
# 内资企业 |
259364 |
18.1 |
# 国有企业 |
126812 |
6.3 |
有限责任公司 |
43680 |
212.4 |
股份有限公司 |
6822 |
3.2 |
私营企业 |
82050 |
3.5 |
# 第一产业 |
|
|
第二产业 |
105579 |
9.3 |
# 工 业 |
105579 |
9.3 |
# 采矿业 |
15125 |
-35.4 |
制造业 |
54509 |
-19.7 |
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 |
35945 |
586.5 |
第三产业 |
153785 |
25.0 |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旅游业和招商引资
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255万元,同比增长13.0%。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85768万元,同比增长11.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0487万元,同比增长18.1%。按经营地统计,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632万元,同比增长15.4%;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9623万元,同比增长12.2%。
对外贸易逆势增长。新增外贸出口企业3家,总计达19家。外贸进出口在全国负增长背景下逆势增长19.3%,达2924万美元。
旅游业加速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温泉旅游等规划全面提升。特色景区加快建设,八卦脑景区成功对外开放,九寨温泉、赣江源漂流、大畲荷花园等景点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首届赣江源节暨“石上生花”金秋花展等系列活动,开展了百县大营销,石城风光在央视《朝闻天下》及《美丽中国乡村行》等栏目推介。莲子工艺品获全省旅游商品大赛一等奖。旅游强县创建通过初评,石城获评“江西旅游发展十佳县”“中国温泉康养十佳县”。乡村旅游开发全面启动,大畲村获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村”、全省唯一“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琴江镇获评“最美休闲旅游乡村(镇)”。全年接待游客233.6万人次,同比增长36.9% ;旅游综合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63.5%。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实际利用内资13.5亿元,同比增长12.4%;利用外资2150万美元,同比增长9.6%。
六、交通、通信
交通运输状况持续改善。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428.124公里(含高速、国道)。行政村通公路比重达100%,其中通客车的村123个,占 93.8%。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33847万吨公里,完成旅客周转量15309万人公里。
表3 公路运输量及周转量 |
|||
指 标 |
单位 |
2015年 |
2014年 |
货运量 |
万吨 |
311 |
309 |
客运量 |
万人 |
207 |
187 |
货物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33847 |
35596 |
旅客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15309 |
14521 |
通信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固定电话13868部,同比减少3741部。移动电话用户16.96万户,同比增加0.28万户。宽带用户26068户,同比增加3394户。
七、金融、保险
金融业稳健运行。2015年末,全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873657万元,同比增长28.3%;金融系统贷款余额623100万元,同比增长16.9%;金融系统存贷比为71.3%,比上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
保险业较快发展。财保公司、寿险公司和平安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136万元,同比增长14.8%。全年赔款及给付支出4029万元,同比增长14.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县有各类学校186所(其中:进修学校1所、省重点中学1所、完中1所、职校1所、初中12所、九年一贯制7所、小学6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12所、民办幼儿园84所),比2014年增加了10所公办幼儿园。全县共有学生数55974人(其中:高级中学4098人、完全中学3442人、职校613人、初级中学11162人、小学25118人、特教104人、幼儿园11437人),比2014年增加了729人。全县教职工总数3200人(其中进修学校20人、重点中学289人、完全中学202人、职校61人、初中619人、小学1500人、特教18人、幼儿园491人、),专任教师2869,比2014年增加了88人。全县参加高考人数1966人,一本上线人数78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308人,二本以上上线率15.7%;全县专科以上录取1653人,其中本科以上录取591人。许星宇获694分,列全市高考理科第1名,全省第7名,录取清华大学。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共申请专利233项,同比增长145.3%;授权175项,同比增长337.5%,企业的专利意识、创新意识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提升。石城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专利进步十强县。铭鑫冶金设备有限公司的《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系列成套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和石城县协发选矿设备厂参与的《微细粒钨细泥高效选矿技术研究》科技成果已分别参评省市科技进步奖评选;铭鑫公司成果同时申报了国家循环经济协会的科技进步奖,已被评为国家循环经济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列入省科技进步奖8个项目之一,初步评为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在市政府网站公示。高新技术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县高新技术企业5家,其中2015年新增3家。石城被评为全市科技成果对接选进县。全年共向上级申报科技项目7个,其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3个,市级 4个。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38人,其中高级职称448人,中级职称1452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启动宝福院塔维修工程。创作、编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城灯彩和石城客家民俗节目赴外演出。石城砚台、王润生毛笔、石城彩灯、古玩收藏交易入驻特色文化展馆,以展馆为平台对外推介。痴砚堂砚台作品多次外出参加杭州、深圳等地文博展会。宝福院塔、桂花屋、镇武楼(闽粤通衢)、南庐屋等文物保护单位纳入旅游景区线路,为旅游增添文化品味。成功举办全省“放歌赣江源”声乐大赛,吸引全省各地110多名选手参加,20多家媒体跟踪报道。组织中秋游园灯会、赏月诗会活动,制作了200多种石城特色灯彩在雍和文园进行布展,举办以“同赏中秋月共度美时光”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晚会。邀请中国职工艺术培训专家团开展“放歌赣江源、共圆中国梦”慰问演出活动;邀请南京军区开展“文化服务老区行”慰问演出;邀请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丁毅作文艺知识专题讲座。全年出版《赣江源》报35期。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8家,其中医院4家(含2家私立医院),卫生院14家;拥有病床1267张;卫生技术人员1228人,其中执业医生360人。新农合人均筹资总额为47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380元,个人缴费90元。全县参合人数达25.48万人,参合率达95.44%,全县共有27.50万人次获得新农合补偿,补偿资金达8344.76万元,统筹基金使用率69.83%、一次性报账率98.47%、政策范围内补偿83.92%。全县传染病累计报告853例,报告发病率为299.57/10万,手足口病报告发病55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未发生重大疫情。完成住院分娩补助2418人、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累计3146人、新生儿听力筛查3090人。县中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Ⅱ期完成9层主体浇筑,“三合一”(妇保院、计生服务站、卫监所)综合楼完成桩基工程,小松卫生院完成一层模板工程,长天卫生院住院楼完成主体工程,丰山卫生院、岩岭卫生院周转房完成基础工程。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积极举办县内各类体育赛事,提升全民健身热情,共举办各类县内大型体育比赛10余次。参加赣州市第四届运动会,获青少部田径项目8枚金牌、1枚铜牌,拳击项目2金2银1铜,羽毛球项目团体总分第7名,金牌榜列全市第13位。获成人部气排球男子团体第5名,羽毛球团体总分第7名,围棋团体总分第7名,总分榜列全市第14位。参加江西省百县“三人制”篮球赛,获3等奖(第17-32位),百县田径运动会斩获15分(男子甲组跳高第8名、男子甲组跨栏第10名)。参加第一届赣州市少儿围棋赛获五段1名(五段为少儿最高段位,全省仅有8名),四段2名,三段2名。我县青少年体育舞蹈成绩斐然:派4名队员参加香港体育舞蹈大赛获8项第1名,9项第2名,3项第3名;17名队员参加厦门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大赛获6项第1名,6项第2名,5项第3名;50名队员参加江西省第八届体育舞蹈大赛获26项第1名,45项第2名,6项第3名。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基本稳定。年末户籍人口330888人,比上年末增加2665人,其中城镇人口94593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8.6%;60岁以上人口43622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2%,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523人,出生率13.7‰;死亡人口954人,死亡率2.9‰;自然增长率10.8‰。
表4 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
||
指 标 |
年末数 |
比重(%) |
总人口 |
330888 |
100 |
#男性 |
174752 |
52.8 |
女性 |
156136 |
47.2 |
17岁以下 |
83455 |
25.2 |
18-34岁 |
88754 |
26.8 |
35-59岁 |
115057 |
34.8 |
60岁以上 |
43622 |
13.2 |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7110元,同比增长13.4%。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662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4元,同比分别增长14.5%和9.0%。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全年民生及扶贫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65.8%。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4736户,棚户区改造31户,公租房建设100套。夺取抗洪救灾重大胜利,完成灾后倒房重建374户,新建农村解困房549户。完成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出台一系列精准帮扶和脱贫措施,大力推进“九大扶贫”工程,减少贫困人口20794人,脱贫率达42.9%。新增城镇就业211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355人。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标准及养老保险改革、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改革、乡镇工作补贴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险任务完成率达100%以上。新(改、扩)建敬老院8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2个、农村幸福院15个;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标准和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十一、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
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87吨、79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888吨、334吨以内,达到了《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琴江、高田2个乡镇,琴江镇大畲村、小松镇罗源村2个村新获省级生态乡(镇)、村命名。全县共有6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6个村获省级生态村命名、111个村获市级生态村命名,市级生态村占全县行政村的84.7%,省级生态乡(镇)数达到乡镇总数的60%。地表水达到三类标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75.1%。赣江源省控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以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县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城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注:1、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绝对值为现价,增长速度为定基可比价增速。农业总产值绝对值为现价,增长速度为环比可比价增速。
2、财政总收入为一般预算收入,公共财政收入为原地方财政收入。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筑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按法人登记注册地原则统计。